乌海市科技局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及自治区“科技兴蒙”行动要求,立足“科技强农、惠农、富农”核心目标,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重要支农机制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建平台、强技术、兴产业”三大举措,有力推动乌海市保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从传统养殖向智能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跨越式发展,成为科技激活乡村产业振兴动能的生动实践。
一、建强科技平台,筑牢产业升级根基
针对企业转型痛点,组建“特派员+专家团队+企业技术骨干”服务专班,实现技术服务“零距离”。科技特派员联合自治区农技专家聚焦养殖全流程技术需求,提供“产前品种筛选、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品质提升”全链条服务。在现代化鸡舍里,科技特派员积极参与全自动喂料系统、环境控制器等智能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技术人员、工人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推动工人管理效率从人均5000羽跃升至10万羽,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为智能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二、聚焦技术突破,驱动产业提质增效
在科技特派员的精准赋能下,保元农业实现多项技术突破。一是品种改良提质,特派员牵头引进10万羽新品种“大午褐蛋鸡”,指导企业实施无抗生素、无重金属、无农药残留的“三无”饲料管理标准,并应用定制营养高蛋白饲料,产出鸡蛋卵磷脂含量较普通蛋高30%,蛋黄深黄、蛋香浓郁。同时,结合乌海葡萄种植优势,联合专家探索葡萄酒渣发酵饲料技术,研究其对蛋鸡产蛋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为功能蛋研发提供科技支撑;二是智能养殖升级,指导企业推进全密闭智能环控系统建设,温度、湿度、空气流量等环境指标实现电脑精准调控。目前企业蛋鸡存栏量达70万羽,日产鸡蛋超5万斤,占据乌海市60%的蛋品市场份额。
三、深化联农带农,释放科技富民红利
创新设计“企业+农户”双向赋能机制。一方面,联合企业技术骨干为百余户玉米种植合作农户开展培训,讲解良种选择、水肥管理等技术要点,推动签订定向采购协议,采购价格较市场价上浮10%-15%,带动农户增收;另一方面,依托企业智能化养殖基地,开设“田间课堂”,培训农户掌握智能设备操作、蛋品初选等技能,计划培训70名村民进入新建数字蛋鸡养殖项目,预计年增收6万元以上。凭借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示范带动村民致富方面的优秀工作,乌海市科技特派员王保元荣获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下一步,乌海市将以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关键支点,持续聚焦智慧农牧业与全产业链发展需求,强化技术供给与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服务。通过精准滴灌政策资源、激发特派员创新活力,推动更多先进适用技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劲引擎。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