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农业和社会科学
乌海市煤矸石边坡植被修复技术集成示范研究项目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9日 作者:科技局农社科 来源:农社科 浏览次数:

      乌海市泽汇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的乌海市煤矸石边坡植被修复技术集成示范研究”科技项目经过两年的实施,项目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进入总结验收阶段该项目20204立项,项目针对矿山矿渣堆场边坡坡度大、覆盖土层薄,土壤缺少有机质且较为疏松修复成本高、用水量大、需要持续养护等问题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利用多种种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项目区(广纳集团隆昌煤矿,面积约10000平米开展试验研究并进行示范,目前取得良好成效。一是筛选乌海周边地区野生乡土植物进行驯化、扩繁,目前已建成扩繁基地1000平米;二是通过灌木与草本不同组合的耐旱性植物配置,主要以蒙古扁桃、柽柳、羊柴、紫穗槐、花棒等野生灌木为主体,辅以耐旱型草本植物沙蒿、冰草、沙打旺、苜蓿等共6万余株植物进行科学配置种植;三是采鱼鳞坑种植模式,达到保水、节水的目的,通过测算,可实现节水60%;四是发挥智能化灌溉及养护管理系统的精准管理作用。种植前期通过智能化灌溉及养护管理系统准控制土壤水分,不发生因过度灌溉导致地表径流同时促使植物快速生长,形成有效覆盖,达到保护边坡的作用。后期逐步减少人工补水,控制群落演替,淘汰不适应的植物类型,从而进一步调整植物种群构成,达到最优配置。

图片1  (修复前后)

      经过近一年的自然恢复,承担科研项目区植物群落基本建成并达到稳定生长,可依靠自然降水正常生长且成活率达90%以上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科技惠民成果初步显现。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积极推动该项目形成科技成果,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探索形成一套完整行之有效的矿区生态重建机制和模式,为我国同类地区矿区治理提供借鉴样板。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