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乌海市科技局对“关于让科技为我市加快两个转型,构建一个中心提供有力支撑”提案的答复(2011年) | ||||||||
索 引 号: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 | 科技局 | 信息分类: | 人大意见、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
概 述: | 乌海市科技局对“关于让科技为我市加快两个转型,构建一个中心提供有力支撑”提案的答复(2011年) | ||||||||
成文日期: | 公开日期: | 2022-08-10 18:46:46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乌科复字〔2011〕1号
乌海市科技局对“关于让科技为我
市加快两个转型,构建一个中心提供有力支撑”提案的答复
李甘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让科技为我市“加快两个转型,构建一个中心”提供有力支撑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注,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发展对策和建议,经我局研究,现回复如下:
(一)加强政策推动,营造自主创新氛围。“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创新氛围逐渐形成,科技进步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制定出台了《乌海市委、政府关于增强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乌海的决定》(乌党发[2007]15号)、《乌海市委、政府关于实施农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见》(乌党办发[2007]20号)、《乌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乌海政发[2009]42号)和《乌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乌科发[2009]43号)等一系列促进科技进步、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工作发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十一五”期间市本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经费累计投入3100万元,其中科技奖励投入600万元,实施各类科技计划99项,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科技经费1596.5万元,实施科技项目56项。二是2011年1月,自治区科技厅(知识产权局)复函同意我市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试点城市。彤阳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列为我市首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企业,并成功办理了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实现质押贷款金额500万元。
(三)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落实人才政策。一是“十一五”期间先后选聘百名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和企业开展工作,建立了4种科技特派员服务类型,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90次,并制定了《乌海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和《乌海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方案》。二是贯彻落实“草原英才”工程,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和提出我市贯彻落实意见的通知》的要求,提出了具体措施,并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草原英才”工程2010年度计划、目标》。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交流,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发展高新技术,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市先后与中科院北京分院、北京化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大院大所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十一五”期间,共有22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完成合作项目45项;先后培育了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神华乌海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乌海市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三家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2010年内蒙古君正集团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环境。
(五)加强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一是“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取得自治区科技成果50项,市级科技成果66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自治区重大自主知识产权成果42项。二是“十一五”期间,申请专利总数161件。被认定自治区专利试点企业4家;自治区科技十大品牌企业1家。6项工业产品获自治区科技名牌产品。
(六)加大科技宣传,培育创新文化。一是我局通过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和5·12防灾减灾日等积极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并协同有关部门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和中小学科技创新大赛,努力培育创新文化。二是“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召开2次全市奖励大会,表彰奖励2003—2004年度、2004—2005年度、2006—2007年度乌海市科技进步奖25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表彰奖励2009年乌海市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人,乌海市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3人,乌海市科学技术合作奖5人(项),乌海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35个,乌海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33名。通过奖励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了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引导企业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强的生命力。
再次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签 发 人:杜秀芬
承 办 人:黄宝龙
联系电话:3998565
二○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上一条:
下一条: